罚没1.52亿元,深圳证监局披露多起财务造假典例

admin2周前财经1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某北交所申报公司通过虚构业务方式虚增收入,最高年份虚增收入高达75%;某上市公司子公司高管为掩盖财务造假行为,销毁、掩埋、删除财务资料,对抗监管执法;某上市公司通过签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购销合同配合造假;某会计师事务所组织近30人的团队对审计底稿进行篡改、删减、编造;某私募机构自行篡改银行流水并企图隐瞒资金往来关系……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深圳证监局获悉,该局2024年查办案件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在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相关案件上,呈现隐蔽性更强、系统性更复杂、涉及时空范围更广等特征,其中有一起为“北交所欺诈发行第一案”。

  在“长牙带刺”从一个新提法落实为制度性安排后,深圳证监局加大对恶性违法行为惩罚力度。

  2024年度,该局承办案件49件,办结32件。案件承办、办结及查实数量,线索发现及成案数均为近年来新高。执法震慑更加突出,2024年行政处罚决定29份、涉案人数71名、罚没款达1.5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在查办案件类型方面,该局执法重点更加聚焦,其中信息披露类占45%,从业人员违规占21%,内幕交易占14%。

  “申报即担责”,财务造假占信披类案件66.67%

  作为全国资本市场重镇,深圳汇聚了总市值超7万亿元的400余家上市公司,其监管执法工作承载着防风险重任。

  披露信息显示,2024年,深圳证监局承办案件涉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信息披露问题已连续2年超过案件总数量一半以上,2024年度对该类案件罚没总金额近亿元,其中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处罚总金额超六千万元。

  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中,涉及财务造假相关案件14件,占信息披露类案件总数的66.67%。

  近年来,证监系统坚持“申报即担责”,严惩“带病闯关”“一查就撤”。

  2024年,深圳监管局查办北交所欺诈发行第一案,查实某北交所申报公司通过虚构业务方式虚增收入、最高年份虚增收入高达75%等违法事实,阻断发行上市“带病闯关”行为。

  记者从公告了解到,该“北交所欺诈发行第一案” 涉案公司为深圳市某电信运营商,因在 2018 年至 2021 年时期内存在信息披露违法和欺诈发行违法行为,四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约4.5亿元,被深圳证监局处以1000 万元罚款,公司实控人等5名高管被给予警告并合计处以2270万元罚款。

  同时,该局对市场舆情关注和投资者反映强烈的重点案件快查快办,对某上市公司涉嫌伪造函证舆情事件,2个工作日内集中力量迅速完成相关核查及立案工作。

  针对某“累犯惯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事项,该局仅历时两个月便完成案件的所有调查工作,涉案公司已退市摘牌。

  深圳证监局对拒绝阻碍调查行为“零容忍”。某上市公司子公司高管为掩盖业绩对赌期财务造假行为,销毁、掩埋、删除财务资料,提供虚假材料,指使员工和客户拒绝配合调查。涉案人员均被予以行政处罚,杜绝出现销毁证据、对抗执法反而脱逃处罚的破窗效应。

罚没1.52亿元,深圳证监局披露多起财务造假典例

  净化市场生态,打破联合造假灰色“产业链”

  除上市公司主体外,近年来,第三方配合造假和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相关行为屡见不鲜。

  2024年,深圳证监局大力提升对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惩治并举破除第三方配合造假“产业链”

  深圳证监局查处辖区2起上市公司配合造假案件。该局根据兄弟办案单位通报线索,对辖区某上市公司通过签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购销合同配合造假的行为进行查处;在查办某欺诈发行案过程中,该局发现辖区某上市公司存在“空转”转售帮助造假公司完成资金和业务流转的行为,迅速立案调查,平均仅耗时3个月。

  另一方面,该局有效落实“一案双查”,严厉打击中介机构失职缺位等违法行为,2024年以来,对当年承办的14件财务造假案涉及的34家次中介机构开展核查,数量显著增长,并对5家次中介机构违法行为启动调查,督促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作用发挥。对严重失职失责的坚决给予“资格罚”。

  据悉,某会计师事务所自某公司上市以来一直未能发现其长期、系统性财务造假,在上市公司接受检查后,该会计师事务所组织近30人的团队对审计底稿进行篡改、删减、编造,以掩盖其未勤勉尽责行为。证监会对该会计师事务所上述行为予以罚没2700万元,并处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的重罚。

  据悉,深圳证监局全年向上市及公众公司就财务规范相关问题作出32单行政监管措施,向涉及未勤勉尽责的7家中介机构及18名从业人员共计作出10单行政监管措施,其中涉会计师事务所5单,涉保荐机构5单。

  此举旨在做好惩防并举“治未病”,突出抓早抓小、靠前盯防,对财务规范风险苗头进行及时纠偏,

  严查二级市场交易类违法违规行为

  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直接与“金钱”打交道, 在信息不对称下,天然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更要加大“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监管原则。

  2024年,深圳证监局表示加强对证券期货基金机构及从业人员违规行为整治,全年查处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交易类案件10件,同比增长20%,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类案件1件,私募机构违法违规类案件4件。

  对于证券投资咨询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情形,该局查办5起相关案件,面对既往同类型处罚案例较少的情况,准确界定范围并对当事人予以处罚,当事人均认识到自身错误并主动注销股票账户。

  同时,有力打击基金从业人员违规交易行为。某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利用职务便利知悉基金产品交易决策信息后,在其实际管理的“私仓”从事趋同交易违法行为,被处以650余万元罚没款。

  私募机构违法违规乱象方面,该局查实辖区某私募机构向监管部门提交虚假材料、自行篡改银行流水并企图隐瞒与关联机构的资金往来关系,对该类严重失信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据悉,该局全年共计对37家私募机构及37名责任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向公安部门通报9家私募机构涉刑线索。

  另外一方面,深圳证监局大力整饬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沉疴顽疾”,紧盯并购重组、实控人变更等内幕交易高发领域和上市公司董监高等重点群体,维护市场定价功能正常发挥。

  2024年,深圳证监局共承办异常交易类案件7件,其中,内幕交易类案件4件,市场操纵类案件3件。某资本市场累犯惯犯通过盘中拉抬、虚假申报方式拉抬股价行为展开调查,期间部分调查对象为逃避责任不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反复篡改言辞陈述,最终为自身恶行“买单”,拟对其罚没金额超亿元。

  在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方面,某公司人员利用上市公司董秘等高管职业“社交圈”,非法获取上市公司内幕信息,并交易牟利,深圳证监局针对该违法行为进行严厉追责,并将涉嫌犯罪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深圳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证监局严格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快、准、狠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既抓早、抓小、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本站非盈利性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

相关文章

:jeep牧马人越野车报价-2024年增收不增利,华润置地加快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jeep牧马人越野车报价-2024年增收不增利,华润置地加快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妤涵 在房地产行业下行期,华润置地也没能避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3月26日,华润置地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并召开业绩发布会。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润置地全...

恒瑞医药: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898044股

证券日报网讯3月11日晚间,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3月1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5,898,04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9%。...

:二手嘉年华为什么比福克斯贵-315晚会曝光“电子签”高利贷乱象,年化利率最高达5959.18%,涉事公司涉及百余起借贷纠纷|3·15特别报道

:二手嘉年华为什么比福克斯贵-315晚会曝光“电子签”高利贷乱象,年化利率最高达5959.18%,涉事公司涉及百余起借贷纠纷|3·15特别报道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电子签”背后的高利贷陷阱。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以 "合法电子签" 为壳,纵容线下 "砍头息" 交易,借款人洪先生借款5000元实得3500元,7天利息1500...

深海科技概念股持续上演涨停潮:挖掘补涨潜力股

深海科技概念股持续上演涨停潮:挖掘补涨潜力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富投资网   摘要:深海科技概念股上演涨停潮,市场人士分析,重点关注拥有深海科技领域核心技术的上市公司,在东方...

宠物智能舱公司创始人:节前产品爆单了,还存在用创新获得高增长的机会|在春天许一个愿望

宠物智能舱公司创始人:节前产品爆单了,还存在用创新获得高增长的机会|在春天许一个愿望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今年春节之前,宠尔顿的一款宠物智能舱产品爆单了。“拿着钱也...

人保财险2025年MSCI ESG评级跃升至AA级

人保财险2025年MSCI ESG评级跃升至AA级

  来源:人保财险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明晟(MSCI)对人保财险的ESG评级由BB级上调至AA级,这是明晟连续第二年上调人保财险ESG评级。明晟认为,人保财险ESG整体表现在全球财产和意外保险行...